最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汇总(4篇)

时间:2023-03-24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汇总(4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汇总(4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汇总一

1.未严格执行请假制度的问题

参会人员原则上不准请假,确因工作需要或特殊情况不能参会或委派他人代会的,要严格履行请假制度。

(1)县委或县政府召开的全县性会议,须经县委或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批准,并由本单位办公室向县委办公室或县政府办公室报备;

(2)县委、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主持召开的会议,须经会议主持人批准;

(3)请假报告未经批准,不得缺席,不得由他人代会;

(4)未经许可又无正当理由而临时请假的,按缺席会议处理;

(5)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规定。

2.未严格遵守会议纪律的问题

(1)参会人员须按时到会并完成签到,按照会议指定位置就座,不得缺席、迟到、早退;

(2)会议期间将手机关闭或调至静音、震动状态,对会议要求统一上交手机的,须按规定上交手机统一保管;

(3)不得在会场内接打电话、玩手机、拍照录像、随意走动、交头接耳、睡觉打盹、喧哗闲谈、吸烟、频繁出入,不得长时间在会场外逗留,不得做其它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4)需要着正装或佩戴党徽参加的会议,须按要求执行;

(5)因特殊情况确需提前离会的,须获得会议主持人或组织会议单位的负责人许可后方能离会;

(6)召开的视频会议,各乡镇(管理局)须按照会议通知要求,提前组织好会务,遵守会场纪律。

(二)工作纪律方面。重点对违反下述规定的问题进行查处。

1.未遵守上班纪律的问题

(1)不得擅自缺岗、脱岗,请假须履行请假手续;

(2)不得迟到、早退;

(3)工作时间不得就餐、聚众闲聊、玩游戏、听音乐、观看影视视频、炒股、网购,不得打牌,不得从事下棋、打球等文体娱乐活动(县里统一安排的赛事等活动按规定进行);

(4)乡镇(管理局)干部周一至周四晚必须在工作地食宿,村(社区)干部工作日或坐班日必须在工作地食宿;

(5)驻村工作队干部在村工作、吃住在村,每月在村工作时间(含因公出差、开会、培训)不少于20天。

2.未遵守值班值守的问题

(1)加强双休日值班值守工作。各乡镇(管理局)、县委办、县政府办、教育、公安、住建、交通运输、卫健、城管、应急、市场监管、交警、消防救援及县安委会12个牵头单位等重点部门实行双休日值班值守制度。各乡镇(管理局)至少安排1名班子成员在岗带班,至少3名值班执勤人员在岗值班(另有通知的按相应通知执行)。12个重点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好值班执勤;

(2)节假日各乡镇(管理局)至少安排1名党政主要领导在岗带班,至少1名党政班子成员在岗值班,至少3名值班执勤人员在岗值班(另有通知的按相应通知执行);

(3)节假日县委办、县政府办、教育、公安、住建、交通运输、卫健、城管、应急、市场监管、交警、消防救援及安委会12个牵头单位等重点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好值班执勤,其他县直部门至少安排1名班子成员在岗带班,至少1名值班人员在岗值班;

(4)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实行村干部8小时坐班和双休日、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工作日至少2名村支“两委”干部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坐班或在村处理公务,双休日、节假日至少1名村支“两委”干部在岗值班,每月住村时间不少于20天;

(5)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县各级各部门值班电话必须保持24小时畅通,值班人员做好上传下达、值班日记登记和交接班等事宜,带班领导、值班领导、值班人员须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其他未参与带班值班的同志均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

3.未遵守外出事项报告,请假规定的问题

(1)在职县领导外出(指离开xx市)、请假事项

①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外出按《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外出请示报告工作的通知》(永办〔2021〕15号)文件要求分别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或报告;

②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和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外出或请假,向县委书记请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政府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外出或请假,分别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人民政府县长、县政协主席请示经同意后向县委办公室报备;县人武部领导外出或请假按规定程序报批;  

③其他县领导和县委办、县政府办调研员外出或请假按程序向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请示报批;

④县领导的外出请示、请假或者报告由所在单位办公室负责实施。外出期间,按职务排序确定1名负责同志主持工作。

(2)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外出(指离开xx县)、请假事项

①县直机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外出或请假,在xx市1天以内(含1天)的,向县委或县政府分管县领导请示,经同意后分别向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报备;

②县直机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外出或请假,在xx市1天以上或者出永的,经县委或县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后,分别向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报批(其中:政府工作部门及政府系统正科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按程序向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报批);

③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外出或请假,按职务排序确定1名负责同志主持工作。

(3)乡镇(管理局)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外出(指离开xx县)、请假事项

①乡镇(管理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外出或请假,向县委书记请示;乡镇(管理局)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外出或请假,向县人民政府县长请示,经同意后分别向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报备。

②乡镇(管理局)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原则上不能同时离开辖区(参加上级会议活动有明确要求的除外)。确因工作需要同时外出的,应在请示或报告中说明情况。

③乡镇(管理局)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外出或请假,按职务排序确定1名负责同志主持工作。

(4)驻村工作队请假事项

①驻村工作队队员请假,1天以内报工作队队长批准,3天(含)以内经工作队长同意后报乡镇(管理局)主要负责人批准,3天以上经工作队队长、乡镇(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同意后报县驻村办同意备案;

②工作队队长请假,3天以下由乡镇(管理局)主要负责人批准,3天(含)以上的由乡镇(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同意后报驻村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③所有请假须同时向派出单位备案。

(5)村干部请假事项

村干部坐班期间请假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报乡镇(管理局)主要负责人批准,其他村干部请假3天以内的报村党支部书记批准,3天(含)以上的经村党支部书记同意后报乡镇(管理局)主要负责人批准;

(6)外出请示报告、请假时间及办理事项

外出请示报告、请假事项原则上通过xx市党政机关协同办公云平台,提前1个工作日报送审批。因紧急情况需要外出的,可通过短信、微信、电话、口头的方式报请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同意后,再由所在单位办公室书面向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报告并说明情况。未使用xx市党政机关协同办公云平台的,须采用书面报告单或请假条的形式。领导干部经请示同意后方可外出,外出期间要保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

(7)其他干部离县或请假按照各地各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施行;

(三)营商环境方面。重点对以下问题进行查处:

1.政务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1)“放管服”改革行动迟缓,审批效率低下、多头审批,办证难办事难;

(2)政务中心审批事项“明进暗不进”,授权不充分、放权不到位;

(3)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落实不够,“最多跑一次”改革不落实,造成群众“多次跑”“往返跑”,网上办事不便,存在“数据壁垒”;

(4)未经园区分管领导同意或未经备案随意进入企业检查或随意罚款的处罚行为。

2.执法检查不到位的问题

(1)执法检查“三项制度”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

(2)检查过多过滥,执法不文明不规范,选择性执法、刁难执法、以罚代管,将罚没收入变相与单位利益挂钩。

3.招商引资不到位的问题

(1)项目签约弄虚作假或把关不严导致合同无法落地、合同无法履行、无法兑现的;

(2)“重承诺、轻兑现”“新官不理旧账”,惠企政策执行打折扣、设障碍;

(3)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失职渎职、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拖延不办、“吃拿卡要”;

(4)招商引资项目、重点项目建设不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抓落实,安排部署的消极抵制、拖延执行,未安排的胡作非为。

(5)党员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建设。

4.要素保障不到位的问题

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薄弱,用工、用水、用电、用地等要素保障不到位。

5.法治保障不到位的问题

对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查处打击不力,“三强三堵”现象屡禁不止,企业维权困难。

(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方面。重点对以下问题进行查处:

1.不作为的问题

(1)意志消沉、消极怠工、不思进取、做“老好人”、无所作为,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

(2)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主动沟通协调解决,迟报、漏报、误报、瞒报、拒报工作情况;

(3)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怕担责、怕负责、怕追责、怕麻烦,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当面拍胸脯、背后不干事、动辄矛盾上交;

(4)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认真受理和办理,或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和办理,顶着不办、互相推诿、故意刁难。

2.慢作为的问题

(1)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办事推诿扯皮、态度模糊、消极应付,“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2)办事效率低,未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3)以请假培训开会生病为由耽误办理时间、以问题自身无法解决为由但又不请示不汇报、以这问题那困难为名拖着不办磨着不干。

3.乱作为的问题

(1)对明令禁止行为,故意违反或者放纵,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欺上瞒下、违反政策;

(2)办事态度粗暴简单、人为设置门槛障碍、“吃拿卡要”;

(3)以罚代管、违规收费、超标收费、选择执法、钓鱼执法、以权谋私;

(4)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重大疫情以及抢险救灾等事情中,擅自离岗(缺岗)或不服从统一调度指挥。

(五)其他方面。继续按照《中共xx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干部队伍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双办发电〔2021〕8号)的要求,持之以恒整治四个方面问题。

1.违规饮酒和斗酒酗酒等歪风陋习的问题

(1)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市委“禁酒令”;

(2)公务接待和工作日违规饮酒,酒后执行公务或执行公务期饮酒;

(3)酒驾、醉驾、酗酒、赌酒、斗酒、强行劝酒、酒后滋事;

(4)着工作服在公共场所饮酒。

2.公款吃喝、餐饮浪费等“四风”顽疾的问题

(1)利用单位食堂、“一桌餐”“私房菜”等违规吃喝;

(2)利用协调、汇报工作等名义公款宴请,接受管理服务对象请吃、“不吃公款吃老板”;

(3)无公函接待、超标准接待、超人数陪同、餐饮浪费等违规公务接待;

(4)违规操办酒席,违规收受红包礼金、消费卡、电子红包和有价证券、股权及其它金融产品等财物。

3.诬告陷害、故意抹黑党和政府形象,妄议攻击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等违纪违法行为的问题

(1)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公众平台和网络媒体发表发布妄议攻击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言论和信息,恶意抹黑党政机关形象、损害政府公信力;

(2)利用信访举报和网络信息发泄私愤,散布谣言,陷害、诋毁他人,或借举报之名要挟、侮辱及中伤党员干部;     

(3)故意捏造事实、恶意扩大影响,干扰换届选举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影响他人提拔任用等问题。

4.重点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

(1)为民服务不尽力不担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顺畅,“四个不摘”落实不力、工作脱节、致贫返贫等问题;

(2)涉农、民生项目资金管理不善、监管不力,虚报冒领、挪用套取、贪污侵占、优亲厚友等问题,疫情防控、教育医疗、养老社保、食品药品、安全环保、就业创业、住房物业等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解决不力;

(3)常态化扫黑除恶推进不力,除“恶”找“根”不彻底;

(4)政法系统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违规违法办理减刑等司法腐败问题;

(5)执行上级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变相调研、多头检查、痕迹管理等增加基层负担问题。

最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汇总二

ok3w_ads("s005");

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

(中共中央组织部制订)

说明

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有利于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健全科学的用人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效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是为适应这项改革而设置的一种选拔性考试。它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规范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科目、内容和方式,提高考试的科学化水平,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制订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中组发[1999]3号),结合全国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订。

本考试大纲由公共科目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和面试三部分组成。公共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专业科目考试内容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面试的测评要素包括领导者的一般能力、领导能力和个性特征。

本考试大纲是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综合性考试大纲,是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对引导广大干部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提高素质,积极参与公开选拔考试具有重要作用。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正副司局长和地方省(区、市)、地(市)、县(市)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副职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考试。各级人大常委会、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机关相应职位的公开选拔考试,可参照试行本考试大纲。事业、企业单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考试也可参照试行本考试大纲。(2000年1月)

第一部分公共科目考试

第一条公共科目考试范围和目的

公共科目考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科目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条公共科目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笔试,闭卷。

二、试卷分数

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考试时间

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易比例

司(厅、局)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2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30%;处(局)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20%;科(局)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4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10%。

五、考试内容比例

政治约25%;经济约20%;法律约20%;管理约20%;科学技术约10%;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约5%。

六、试题题型

(一)客观性试题:判断题,选择题等。

(二)主观性试题:改错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写作题(议论文)等。

第三条公共科目考试内容

一、政治

该部分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1.哲学

(1)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2)物质和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3)唯物辩证法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

(4)认识和实践

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及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地理环境和人口素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意识的构成和一般特点

(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7)阶级国家革命

阶级的起源和本质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9)社会进步与人的解放

社会进步及其基本特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人的全面发展

2.政治经济学

(1)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及其类型

(2)商品与货币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3)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工资

(4)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5)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6)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利润和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7)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3.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2)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与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及其影响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世界意义

(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兴起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原则和基本步骤

(4)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20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建国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2.毛泽东思想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旗帜毛泽东思想的国际意义

(三)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3.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6.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与政策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7.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9.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依法治国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1.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2.“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按照“一国两制”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

13.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

(四)中共党史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八七”会议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结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延安整风中共七大和抗战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文化大革命”及其经验教训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党的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建立党的十四大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五)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的基本思想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党的学说思想主要内容邓小平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2.党的纲领

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党的建设必须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

3.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党的宗旨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5.党的领导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党的思想建设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7.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

坚持共产党员标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8.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

9.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发扬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

10.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党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关系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11.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的重要性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解决党内矛盾的方针和原则

12.维护党的团结

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党的团结的基础坚持党的团结,同危害党的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13.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处理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它政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意义

(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2.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

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机构改革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4.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5.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香港、澳门回归的重大意义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6.对外政策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坚持睦邻友好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七)时事政治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经济

该部分考试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国际经济关系若干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市场经济的主要缺陷

2.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规则

市场机制供给与需求成本与价格竞争与垄断市场规则与秩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体制框架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市场主体的类型、作用和特点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中介机构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及其培育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其他市场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

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监督体系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按生产要素分配正确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障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我国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目标宏观调控体系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协调运用

(二)国际经济关系若干问题

1.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战略与政策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外贸体制改革

2.国际投资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和特点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我国利用外资的意义、原则和方式

3.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汇价及其决定外汇制度及其演变外汇储备及其规模、结构与调整的原则国际融资及其特点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组织

4.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中国与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对策

三、法律

该部分考试内容包括法学基本理论、宪法和有关部门法。

(一)法学基本理论

1.基本概念

法及其基本特征权利和义务法律关系

2.我国当代法的体系

法的分类法的部门体系与效力等级体系

3.法的制定和实施

立法及其体制、程序和技术法的实施法的适用及其基本原则法的效力法律解释及其类型违法及其构成法律责任法律监督

法律责任法律监督

4.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治国及其主体、对象和目标法治与人治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宪法

1.基本概念

宪法及其地位宪法监督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和基本制度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国国家权力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国家政权产生的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

3.我国的国家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性质、组成与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法律地位与职权国务院的性质、地位、领导体制与职权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地位与领导体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性质与职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体制与职权村民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与地位人民法院的性质、地位与组织系统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地位与组织系统

4.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及其在法律上的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5.国家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及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刑事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三)有关部门法

1.行政法

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及其特征、种类、效力和成立要件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法制监督

2.民法

民法的调整对象民事主体与民事法律行为代理物权及所有权合同及其基本原则担保人格权及其种类知识产权及其类别民事责任

3.经济法

公司法与我国的企业法律制度市场监管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财税法律制度对外贸易与国际商贸法律制度

4.社会法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和主要内容

5.环境法

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环境保护法及其基本制度

6.刑法

刑法及其特有的原则犯罪及其构成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基本犯罪类型与国家公务人员职务有关的犯罪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7.诉讼程序法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适用范围和审判程序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受案范围、被告的确定、举证责任、法律适用的依据和判决形式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诉讼程序

仲裁的性质我国仲裁法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四、管理

该部分考试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和领导科学。

(一)行政管理

1.行政管理的地位和特征

行政管理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

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及特征政府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中央政府职能地方政府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3.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的基本理论行政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行政组织部门划分的主要方法行政组织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行政组织与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关系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机构编制管理

4.人事行政与中国国家公务员管理

人事行政的任务及管理机制人力资源开发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由来与发展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

5.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政策制定的体制、程序与方法行政执行的手段与方法行政信息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6.财务行政

财务行政管理的内容、功能、目的和原则依法确立税种、税目、税率及加强税收完善机关财务管理政府采购

7.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的体系与廉政勤政建设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

8.行政效率

效率与公平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和方法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9.行政改革

行政改革与行政环境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策略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与调整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管理现代化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二)领导科学

1.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

领导科学的对象领导理论的由来与发展毛泽东和邓小平的领导理论

2.领导的本质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和规律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3.领导者和领导班子

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的权力与影响力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领导班子整体效能我国领导体制及其改革

4.领导职能

领导决策领导用人领导沟通与协调领导激励与凝聚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和程序思想政治工作

5.领导方法与领导效能

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领导艺术及其特点领导效能的提高领导效能的考评

五、科学技术

该部分考试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

1.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科学技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技术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2.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方针我国科学技术规划和计划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研究与开发保护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国家创新体系

(二)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1.科学常识

热力学三定律电磁理论太阳系银河系地球光年燃烧理论元素周期律新陈代谢生物进化细胞基因遗传变异核酸蛋白质

2.科学前沿问题

物质结构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类起源智力的本质复杂性问题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产业生物技术及其应用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现代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保护产业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六、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历史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

我国早期的人类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氏族公社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2)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统一六国与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制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国鼎立和南北朝形成农民起义中外文化交流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3)隋唐、五代、宋辽金

科举制度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文学艺术

(4)元、明、清

中央集权的加强行省制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祖国疆域的奠定社会经济的发展赋税人口增长农民起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文学艺术

2.中国近代史(1840-1949)

(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列强的侵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及其后果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洋务运动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与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2)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南京国民政府及其体制的变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二、三十年代的文学艺术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作用官僚买办资本重庆谈判人民解放战争与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3.中国现代史(1949-)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共同纲领》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抗美援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根源及其严重后果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2)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和推广四个经济特区的创立和全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政治体制改革历程教育体制改革历程科技体制改革历程金融税收体制改革历程我国国际战略的调整香港、澳门的回归

4.世界史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罗马文化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德意志宗教改革欧洲文艺复兴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欧美的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巴黎公社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凯恩斯主义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艾森豪威尔主义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七国首脑会议

(二)国情国力

国土资源人口概况民族概况宗教概况综合国力

(三)公文写作与处理

1.公文写作

公文的功能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与稿本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行文规则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2.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责任公文处理程序公文拟办、批办、承办、审核、签发的方法要点

第二部分专业科目考试

第四条专业科目考试范围和目的

专业科目考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简称专业知识)。专业科目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条专业科目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笔试,闭卷。

二、试卷分数

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考试时间

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易比例

司(厅、局)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2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30%;处(局)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20%;科(局)级领导职位考试,容易题约4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10%。

五、试题题型

(一)客观性试题:判断题,选择题等。

(二)主观性试题:改错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计算题,写作题等。

第六条专业分类

(另行分布)

第七条专业科目考试内容

(另行公布)

第三部分面试

第八条面试的目的

面试是对笔试合格者的进一步测试,面试的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

第九条面试的方法

一、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又称标准化面试。该方法要求测评要素设计、试题构成、评分标准确定、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各环节必须按标准化程序进行。考官根据应试者的应答表现,对其相关能力素质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集体面试的方法。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5-7人)在给定的背景下围绕指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表现,对其相关能力素质作出相应的评价。

三、文件筐测验

文件筐测验也称为公文处理测验。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特定角色,在规定时间内对来自工作各方面的文件、报表、信件和其它信息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处理情况,对其相关能力素质作出相应的评价。

四、其它面试方法

工作取样法,角色扮演法,演讲法等。

在目前条件下,以结构化面试为主,其它方法可根据具体条件酌情使用。

第十条面试的程序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度

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员宣布考试规则;应试者入场;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追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程序

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考试规则;主考官根据需要对参加小组讨论的人员进行角色的随机分派;主考官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三、文件筐测验的程序

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考试规则;考官向应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四、其它面试方法的程序

其它面试方法的程序根据其内在要求确定。

第十一条面试的测评要素

一、一般能力

(一)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说服动员别人,以及解释、叙述事情的能力。

二、领导能力

(一)计划能力:对实际工作任务提出实施目标,进行宏观规划,并制定实施方案的能力。

(二)决策能力:对重要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判断,做出科学决断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通过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五)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六)应变能力:面对意外事件,能迅速地作出反应,寻求合适的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决的能力。

(七)选择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能力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要求确定)。

三、个性特征

在面试中表现出来的气质风度、情绪稳定性、自我认知等个性特征。

第十二条面试的测评要素比例

一般能力约20%;领导能力约70%;个性特征约10%。

sec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 projec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material supply projects; security controls: the project department of safety and securit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projec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financial: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finance; security and fire services: project security. 3.3.5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and project manager in this item specifies that the chief engineer is the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responsible for the oper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supervision, regardless of how his other responsibilities, should have a clear mandate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implemented and maintained; the running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the project manager, including needed improvements; always be aware that the customer's needs and requirements. 3.4 3.4.1 project management review should be an annual review of it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ensure its continuing suitability, adequacy and effectiveness. 3.4.2 administration review by the project manager responsible for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for specific tasks. 3.4.3 the management review should compare and evaluate the following input: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y audits and corrective effect; customer feedback on the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commissioning, service information (complaints and satisfaction); quality records, quality compliance with trend reports, analysis of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quality policy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goals, status 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determine corrective, preventive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3.4.4 evaluation method and procedure (1) review: by the project manager, project manager,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heads of specialized

sec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 projec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material supply projects; security controls: the project department of safety and securit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projec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financial: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finance; security and fire services: project security. 3.3.5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and project manager in this item specifies that the chief engineer is the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responsible for the oper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supervision, regardless of how his other responsibilities, should have a clear mandate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implemented and maintained; the running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the project manager, including needed improvements; always be aware that the customer's needs and requirements. 3.4 3.4.1 project management review should be an annual review of it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ensure its continuing suitability, adequacy and effectiveness. 3.4.2 administration review by the project manager responsible for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for specific tasks. 3.4.3 the management review should compare and evaluate the following input: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y audits and corrective effect; customer feedback on the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commissioning, service information (complaints and satisfaction); quality records, quality compliance with trend reports, analysis of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quality policy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goals, status 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determine corrective, preventive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3.4.4 evaluation method and procedure (1) review: by the project manager, project manager,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heads of specialized2

sec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 projec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material supply projects; security controls: the project department of safety and securit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projec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financial: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finance; security and fire services: project security. 3.3.5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and project manager in this item specifies that the chief engineer is the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responsible for the oper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supervision, regardless of how his other responsibilities, should have a clear mandate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implemented and maintained; the running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the project manager, including needed improvements; always be aware that the customer's needs and requirements. 3.4 3.4.1 project management review should be an annual review of it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ensure its continuing suitability, adequacy and effectiveness. 3.4.2 administration review by the project manager responsible for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for specific tasks. 3.4.3 the management review should compare and evaluate the following input: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y audits and corrective effect; customer feedback on the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commissioning, service information (complaints and satisfaction); quality records, quality compliance with trend reports, analysis of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quality policy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goals, status 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determine corrective, preventive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3.4.4 evaluation method and procedure (1) review: by the project manager, project manager,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heads of specialized

相关热词搜索: 非党领导干部一岗双责 考试大纲 公开选拔 干部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最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汇总三

ok3w_ads("s005");

根据黑族人发[2004]70号文件精神,我局会同地委组织部、地委统战部对全区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我区培养、选拔、 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少数民族干部的基本情况

大兴安岭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有蒙古族、达斡尔族、回族、朝鲜族、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26个少数民族,达2.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16%。全区辖有两个民族乡,即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和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

——干部组成情况。目前,我区干部总数为26938人(其中地级30人,处级948人,科级6709人),少数民族干部1047名,占干部总数的3.89%。其中鄂伦春族干部62人,占少数民族干部的5.9%;达斡尔族干部128人,占少数民族干部的12.21%;满族干部198人,占少数民族干部的18.9%;蒙、回、鄂温克、朝鲜族等民族干部共659人,占62.9%。

——干部分布状况。我区少数民族干部分布在全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群团、事业、企业等各条战线上,其中机关241人,事业302人,企业504人,分别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23%,28.8%,48.1%。三县四区县级领导班子共配备了13名少数民族干部,平均每个县区达到2.4名,其中在辖有鄂伦春民族乡的塔河、呼玛两县政府中,各选配了一名鄂伦春族女副县长,塔河县人大选配了一名鄂伦春族副主任;38个地委、行署部门领导班子共配备10人,配备率26.32%;32家地区直属或管局所属企事业单位配备15人,配备率46.88%;地县两级民族宗教局部门班子均有1名以上少数民族干部,两个鄂伦春族乡党政班子有4名鄂伦春族干部,并且乡长均由鄂伦春族干部担任。这些均达到或超过了中央和省里规定的配备比例。

——干部任职情况。我区1047名少数民族干部中,地级干部1人,占地级干部总数的3.6%,县处级干部48人(正处级18人,副处级30人,女处级干部14人),占县处级干部总数的5.1%,他们分别在18个地林直部门及县区、县级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干部,其中民族宗教局、宣传部、法院、党史研究室、农委、外事办、工商联、消防支队、残联、国防森林开发部、规划院、塔河县人大、塔河县政府、加区区委、加区人大、呼中区政府、农工商公司、公安等18个部门或单位的正职和一把手,分别由鄂伦春、达斡尔、蒙古、回、满等少数民族干部担任;科级干部357人,占科级干部总数5.2%,他们相应在县区及地直部门或单位任中层干部。

——干部文化、专业结构。我区少数民族干部中具有本科学历175人,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16.71%;专科学历396人,占少数民干部总数的37.8%;中专及以下学历476人,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45.5%,大专以上学历比率比1995年提高19.8%。具有高级职称51人,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4.87%,中级职称263人,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25.1%,二者之和所占比率比1995年增长5.4个百分点。

——干部年龄结构。我区少数民族干部35岁以下的358人,占其总数的34.2%;36岁-45岁的少数民族干部371人,占其总数的35.4%;46-54岁的少数民族干部253人,占其总数的24.2%;55岁以上的少数民族干部65人,占其总数的6.2%。

二、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开展情况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工作,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作为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落实中央、省委有关少数民族干部选配方面的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从而加强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使广大的少数民族干部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全省13个地市中走在前列,受到省有关部门的好评。

第一,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和省关于民族工作的指示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增强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责任意识。近年来,地委和行署领导班子把党的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纳入干部学习的基本规划之中,列入班子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意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规划要求》和黑组通字[2002]13号“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01-2010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规划》的通知文件,作为工作的重点和主线,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和讲政治的要求出发,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据此,地委、行署始终对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全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大力推进。一是结合实际,制定培养选拔工作措施。地委、行署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文件精神,在1995年指定下发《全区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干部五年规划》和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根据《黑龙江省2001-2010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区地域特点、民族情况的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意见》,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以及要采取的主要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强管理,抓好检查落实。为了把培养选拔工作落到实处,地委要求各县级党委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每半年向地委汇报一次培养选拔工作情况,一把手要对本地本单位培养选拔工作负全责,并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一把手”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地委组织部每年都会同民族宗教局对各地各单位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同时建立工作情况通报制度,进一步督促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落实。三是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地委组织部和各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当好参谋的同时,还认真听取民族宗教局意见和建议,协调有关部门抓好各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配备和少数民族干部的使用工作;在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时,统战部、民族宗教局等部门也积极主动向党委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目前,我区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组织部、统战部、民族宗教局、等部门协调配合,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四是抓好舆论宣传,形成有利于少数民族干部成长的良好氛围。地委在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基础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中央和省委关于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文件精神、少数民族干部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重要性以及推动我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大力宣传少数民族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先进事迹,扩大他们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为培养选拔少民族干部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二,从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理论和文化素质入手,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促进少数民族干部的健康成长。地委、行署坚持把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作为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重点,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落实。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规划,通过各级党、干校分期分批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专门培训。突出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理论,增强政治意识,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重点进行了市场学、营销学、宏观经济管理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经济和带领本民族人民致富的能力。几年来,全区地县两级党、干校共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14期,培训少数民族干部546人次;举办少数民族科级干部培训班4期,培训少数民族科级干部126人。选派到中央、省委党校学习42人次。仅2000年至今就有11人参加省民委举办的培训班,并到广西、云南、深圳等地进行了调研。在组织理论培训的同时,切实抓好对他们的后续教育,5年间共有26人次到民族院校或其它大中专院校进修。二是强化实践锻炼。为了让少数民族干部在实践中提高本领,尽快成熟,地委采取给他们压担子和定向锻炼的作法,有意识地安排部分少数民族干部到关键岗位、重要部门或急难险重工作中培养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全局,丰富领导经验。1996年以来,对比较成熟的20多名优秀少数民族干部,通过下派、上挂、包扶、任县长助理、科技副职和参加促农工作,让他们经受锻炼,促其尽快成长。1997年、1999年、2002年和2004年,地委还选派呼玛县、塔河县4名鄂伦春族副县长选送到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建材局、江苏省宁波市政府和宾竟市丰台区政府挂职锻炼,使他们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提高能力。三是扩大交流,使少数民族干部经受多种岗位锻炼。1996年以来,地委、行署对129名少数民族处、科级干部进行了党政轮岗交流、县区与地林直机关上下交流、地林直职能部门之间交流。通过交流,培养锻炼了一批既懂经济又懂党务,既有基层领导工作经验又有机关宏观管理经验的少数民族干部,开阔少数民族干部的视野,优化了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使少数民族干部经受了不同层面、多岗位的锻炼。三是从基础入手,加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地委把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工作纳入全区后备干部工作的总体规划。在坚持定期民主推荐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制度、考察班子推荐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制度基础理论上,按照总量平衡、备用结合的原则,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质、结构合理的处、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严格坚持选拔标准和条件,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及时把具备一定领导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纳入处级后备干部队伍,保证少数民族干部选拔使用的需要。同时对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随时调整和充实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目前,我区县处级后备干部队伍中,少数民族处级后备干部24名,占县处级后备干部总数的6.02%

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选拔和起用少数民族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近几年,地委对少数民族干部使用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及提拔任用部分少数民族干部到相关岗位,改善班子结构,增强团结,实现优势互补。一是放宽视野,拓宽来源途径,加大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力度。几年来,地委在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方面,坚持按事业需要选人,破除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思想,任用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文化层次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少数民族干部从事处、科级领导工作。在选人方面,打破常规用人,积极拓宽少数民族干部使用来源渠道,破除了就机关人员选机关领导的模式,大胆地在事业、基层,甚至在企业中,多角度、全方位地选拔成熟的少数民族干部任用到县区(局)、地直机关及乡镇、县(区)直部门领导岗位。自1995年以来,地委从企事业单位、基层提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42名,充实到县区(局)、地直及乡镇、县(区)直部门领导班子中,让他们唱主角、挑大梁。二是坚持标准,完善考核,把好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关。地委在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中,坚持以考核与民主测评结果为依据,重素质、重公论,做到成熟一个任用一个,不成熟的坚决不用,不搞一哄而起,降低标准任用。对于按规定必须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部门,如暂时没有合适人选,职数保留,待人选合适时配备,切实保证少数民族干部任用质量。三是统筹规划,重点提拔,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任用。地委在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时,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在落实民族政策、处理民族事务、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和发展民族经济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做到同等条件优先用,看准的干部敢重用,从而使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1996年以来,地委先后提拔使用了38名少数民族处级干部,其中女干部12名,鄂伦春族干部5名;提拔少数民族科级干部68名,使我区少数民族干部选拔使用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县区党政班子、人大政协班子换届,我们对塔河县人大主任、政府副县长、呼玛县政府副县长、加格达奇区党委副书记、人大主任、政协副主席等缺职人选,都优先选配了少数民族干部,同时地县区两级民族宗教局都配备了少数民族干部,全区其它领导岗位也选配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

第四,积极鼓励和支持,大胆放手使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我区改革和建设中的作用。多年来,地委在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加速民族区域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解决有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事务权利的同时,积极支持少数民族干部放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他们在我区改革与经济建设以及处理民族事务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促进了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加强了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工作实践中,我区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发挥自身的影响和表率作用,团结和带领全区少数民族群众积极投身我区“二次创业,兴企富民强区”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塔河县、呼玛县两个鄂伦春民族乡的广大鄂伦春干部,根据民族乡和鄂伦春民族自身的实际,带领鄂伦春族群众,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鄂伦春族群众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养植业,构筑多元经济格局,努力增加鄂伦春族

群众的收入。1999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十年成果展”中,我区鄂伦春族妇女弋彩萍制作的鄂伦春族桦树皮传统工艺品倍受参观者欢迎。展览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朱熔基、胡锦涛还特别询问了代表我区参加现场制作桦树皮工艺品表演的弋彩萍同志的生产生活情况,并亲切地与她合影留念。我区少数民族干部不仅在民族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同样发挥着其他干部不可替代的作用。1995年之前,我区两个鄂伦春族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时常发生一些鄂伦春族同胞非正常伤亡事件,近年来,由于选用了一批鄂伦春族优秀干部担任县、乡领导职务,自1995年以来未发生一起非正常伤亡事件,他们在中间做了大量少数民族群众工作。前两年,两个鄂伦春族乡中心校按期保质保量地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民族乡村文化、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鄂伦春族村早已是县级“文明村”,今年将进入地级“文明村”行列。

三、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多年来,我们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客观地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有的县区党委在认识上还不到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年龄偏高,我区少数民族干部平均年龄48岁;有的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文化素质偏低,培训上还不够系统等等。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中,我们还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黑组通字[2002]1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加大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力度,使这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相关热词搜索: 少数民族 选拔 培养 干部 检查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最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汇总四

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妇女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程度,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作为党的整个干部队伍的有生力量和支撑,女干部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是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县女干部的培养选拔情况,笔者特意走访了县妇联、县教育局、检察院等8家县直单位及7个乡

镇场所,发出并收回调查问卷90份,对这些单位女公务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

一、我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队伍的结构,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女干部相继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全县共有女公务员423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14 %,其中正科以上61 人,副科214人。在乡镇党政机关及县直机关单位任正科实职的女干部16人,占正科总数的26 %。在县直党政机关中有50%的班子配备了女干部,全县女干部参政议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女干部培养选拔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思维模式禁锢了女干部的能力提升。相对于男同志来说,女性过于感性,缺乏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缺乏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整体思维,因此在思考处理问题时,过于求稳求平的保守观念大大影响了女干部的宏观分析概括能力,遇到那些需要发挥创造力、想象力,需要打破常规的新思路、新举措,女干部便略显功力不足。同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80%的女干部安于现状,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愿意从事办公、人事等事务性工作,对挑战大、发展空间大的岗位,不敢问津或不愿意尝试。在机关工作的女干部,75%对目前工作比较满意,不愿下基层工作,不愿轮岗交流,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工作经历单一,实践锻炼机会少,接触面不宽,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群众对她们了解不够。在基层工作的女干部,83%的对工作现状不满意,认为基层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待遇福利差,工作上不安心,希望能早点进机关。

二是传统观念制约了女干部的成长进步。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使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大于对社会角色的期望,女性进入政治、经济等社会主导性活动领域的难度增大,进而造成了男女从政的社会环境不平等。在调查研究中发现,60%的家庭对女性从政特别是走上主职领导岗位不赞成甚至坚决反对,以来自丈夫与公婆的反对声犹为强烈。在对各单位的男同志进行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调查了解时,95%的男干部认为要加大女干部的选拔力度,提高女干部的任职比例,但对于女干部担任单位主职,其中却有58%以上不接受,认为“女不如男”、女同志“只能当配角、不能当主角”。从我县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全县教育、林业、公安、水利等22个县直单位的党政班子里,没有配备女干部。因此,妇女参政的意义还没有完全被社会真正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流露出了“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从总体上影响了女干部的选拔和使用。

三是家庭因素影响了女干部的创业热情。有资料调查,家务劳动中 80%以上是由女性来做,妇女每天用于做家务的时间为232.75分钟,比男性多150.85分钟。从政女性必须肩负事业与家庭双重担子,她们既要为事业倾注全力,又要为家庭尽职尽责。在单位是领导,要胜任岗位职责,在家是家庭主妇,要做“贤妻良母”,要承担“做饭”、“洗碗”、“洗衣服”、“收拾屋子、搞卫生”、“日常家庭采购”、“照料孩子”等日常家务劳动。家庭、事业的超负荷运转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也抑制了女性从政水平的发挥。因此,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已成为制约女干部成长和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是加大培养教育力度,促进女干部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要强化思想教育。通过交心谈心,开展心理专题辅导,更新女干部的发展观念,引导和教育女干部认清宏观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的进程与趋势,提高女干部的竞争意识,树立女干部的主体意识,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平等发展的拼搏精神来适应社会、迎接挑战。要强化理论培训。根据女干部自身存在的缺陷,有的放矢地组织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女干部培训班,提高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中的女干部培训比例,有计划地选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女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鼓励女干部积极参加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等等,组织她们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思维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要强化实践锻炼。创新载体,为广大女干部搭建多岗位锻炼的舞台。特别是针对女干部队伍流动性差、工作经历较单一、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等制约女干部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大轮岗交流力度。通过采取选派女干部下乡、下村任职锻炼、外派到沿海部门挂职学习等方式,让她们到矛盾聚焦地、经济发展前线去挂职,到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去成长,使她们经历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实践锻炼,从而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增强她们的从政热情、社交意识、竞争意识和心理素质。

二是加大宣传倡导力度,营造女干部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妇联的“娘家”作用。利用今年为“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良好契机,强化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履行好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的工作职责,大力推进女干部脱颖而出。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宣传。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政策和措施,破除重男轻女等陈旧观念,弘扬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新观念,并通过定期推出巾帼典型系统报道,举办优秀女干部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县各条战线中涌现出来的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业绩突出先进女干部典型,表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干部。通过舆论导向和典型宣传,在社会上营造关心爱护女干部成长,支持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良好氛围,为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加大制度倾斜力度,拓展女干部成长成才的有利空间。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在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中,形成健全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使这项工作在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单位都有位置、有目标、有措施、有人抓,有力地推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制度建设。认真落实《20xx—20xx年**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规划》及《中共**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妇联工作领导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思路,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深化体制改革,坚持把女干部的发展置于全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潮,不断改进选拔方式,积极探索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确定一定比例的女干部职位,采取定向选拔女干部的新路子,激励女干部通过竞争来展示自身才华,不断提高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水平。做好任用文章。使用的政策措施,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向女干部适度倾斜。敢于突破观念屏障,摒弃求全责备思想,不以年龄划杠子、不以资历定位子,坚持看本质、看潜力、看发展,不拘一格地大胆启用优秀女干部。大力推行“对没有女干部的班子,其职数已满又有优秀人选的,采取先把女干部选配上来、以后再逐步调整到职数限额内”、“规定各级班子中的女干部数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等硬性措施,为女干部的成长成才打造良好平台。

相关范文推荐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通用(九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

    2023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怎么写(七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

    最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精)(7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

    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简短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

    如何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通用(六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

    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精)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

    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如何写(九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2023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范本(8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

    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怎么写(四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